您当前的位置:长城网>>安平新闻网>>人物风采

安平县退休医生“转行”热心乡土历史

http://www.hebei.com.cn 2013-07-22 15:59 长城网

  张宪是安平县医院退休的中医专家,今年70多岁,为人忠厚、憨直,心地和善、朴实。他40年的行医路,无论医德医术,还是为人都深得患者赞许。

  退休多年,张宪凭着医生的职业习惯,从未间断为一些慕名而来的患者义务诊疗或指导养生保健,坚持为患者无偿服务。

  除此而外,他更热心的是对安平人文历史的研究。受母亲的影响,张宪自幼爱好语文。这为他从医后学习医古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这些医古文知识又反过来成了他退休后研究文史最好的助力。对本土的正史、野史,他都广泛涉猎。通过学习,他先后写出了《寨墙》、《榆皮面儿》等民间生活故事。

  几年前有一次张宪去张家口市女儿家,无意中看到一本张家口市的名人史料汇编。于是他的心底立刻泛起了一个遐想:安平向来以人杰地灵著称,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名人轶事,若将其收集整理成册,岂不是安平人民的一笔文化财富和美丽的名片吗?

  回家后,他搬出了《二十四史》、《安平县志》、《安平地名资料汇编》等,同时走访附近老人,在浩繁的史籍和传说中,尽力搜寻安平历代的名人、轶事。渐渐地,出书梦开始在张宪脑中涌动。

  但同时张宪也深知,自己一生从事、钻研的是治病救人,很少有专业的史学积累,再加上史料零散、纷乱,他既不能简单截取和拼凑,也不能原版复制,而必须在综合梳理之后,以自己的见解形成文字,使历史尽量以真实和清新面世。诸如《西厢记》里崔莺莺与元稹的关系,《人面桃花》里爱情的结局,《陋室铭》的作者问题等,有的是千百年谬误流传,有的是真伪并存。这样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位古稀老人来说,谈何容易。

  但是,责任和执着使他终于叩开了这个大门。他抱定对历史严肃负责的态度,坚持不懈地挖掘、探讨,直至自己认为完满为止。

  在退休后的第5个年头,他终于完成了一本6万多字的《安平历史名人传记》(以下简称《传记》),使安平近千年中60多位文人、政要重现在了今人的面前。这是张宪自行设计,自己编排,自费出版的关于安平本土的一本“史书”,填补了安平历史名人系统史料的空白。

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《传记》对安平崔氏人物故事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整理,对西晋三张文才的肯定,对李德林五代人尤其对李百药功绩的褒扬,都有自己的考究与鉴证。对源于古博陵的文学艺术,比如《人面桃花》、《西厢记》和《陋室铭》的作者,我国最早的“座右铭”,以及“沆瀣一气”“糟糠之妻不下堂”等词汇与安平的关系等的考证,都有较贴近历史真实和新观点的叙述。为编辑整理《安平历史名人传记》,我们无法估量张宪对此付出的心血有多大,但我们只要看看书中那十多副历史名人的“家族世系表”就不难想象这位古稀之人写书的艰辛了。出书要花钱,他拿出了自己近4000元的养老金,为的只要“有益于安平,无愧于子孙”,让尽量多的安平人了解前人的历史,激发后人对先人、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。

  生命不息,耕耘不止。今年,《安平文学》和《炎黄诗学》相继发表了张宪的包括注释在内5000余字的《安平赋》。文章综述了安平这块古老文明土地上的人文景观。其文笔和史实,也得到了多位行家的赞许。

  年轻时张宪就患上了严重的颈腰椎骨质增生,但出于对安平乡土历史的执着和爱好,张宪仍每天七八个小时在书桌前忙活。他不顾自己的病痛和家人的劝阻,相继完成了包括《传记》和《滏阳河印象》、《亲情》、《彭营村的变迁》、《安平县名小议》、《榆树》、《糟糠之妻与郑庄美女》、《为<陋室铭>作者正名》,《张敖村名有来历》《中唐名相崔祐甫》等一篇篇充满浓厚乡土气息和弘扬正气的十来万字的历史散文。

  从年轻时“治病救人”到晚年助力家乡文化发展,张宪的人生充满亮点,对此他无怨无悔。

关键词:

稿源: 衡水日报
责任编辑:刘恩

相关新闻

善行河北
基层建设年
农村面貌提升

主办单位:安平县委、县政府

备案序号:冀ICP备10001396号-1 技术支持:长城网

最佳使用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