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长城网>>安平新闻网>>文学天地

金秋十月回故乡

http://www.hebei.com.cn 2012-06-06 09:48 长城网

  在京城暂住数年,思乡欲望牵着我踏上了归途。

  汽车在如虹似龙的高速公路上飞着。两旁的树木一会儿与我比肩而去,一会儿又似乎踏树杪而行,似有“天马行空”之感。树叶是那样老绿老绿的,显得那么沧桑可爱。那一望无垠的青纱帐,已被飒飒秋风点缀上了金黄色斑点,大地好像穿上了迷彩服,更加严肃、壮观。这不由使人想起缔造共和国的先烈们抗日驱蒋的身影,想起那至今屡唱不衰的抗战歌曲“……青纱帐里,游击健儿逞英豪……”。那片片果林使人馋涎欲滴,浓郁的果香时时钻进车窗,沁人心脾。那银光熠熠的菜棚,一片一片的煞是壮观,菜农们正装车上路,将那鲜嫩鲜嫩的各种蔬菜运往京津,他们的脸上似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车几乎是超速行驶,然而我仍觉得慢,故乡的往事、故乡的风景一幕一幕在我脑海闪现,眼睛不由得湿润了。这真是:思乡之情胜于愁,一踏归途却泪流。

  忽然,路旁一块巨大的广告牌:“丝网之乡欢迎你!”立刻使我兴奋起来,啊!到县城了。

  次日,我去老家——彭营村看望哥嫂。

  彭营是个小村,但是,她对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不小。抗战时期,她是冀中革命根据地的核心,多少革命志士、抗战将帅、文豪大家在这“小堡垒”里受到保护、得到锻炼,又从这里走向全国。例如:贺龙、吕正操、李英儒、魏巍、孙犁、张志红、张良……。《冀中一日》那本油印线装红书就是在我村出版的,当时送我父亲(时任本村支部书记)一本,一直保存到上世纪八十年代,后由于我上学、翻新房、搬县城等事,书不知不觉就丢失了,很是遗憾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本村有几十名青俊参军入伍,八名烈士,青壮男子均参加过支前担架队;妇女们日夜赶做军鞋、挖地洞、侍候伤病员;少儿则组成儿童团担负站岗放哨任务,我村的儿童团可是一流的,时常接受八路军指战员的正规训练。村党支部一直是“模范支部”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,我所在部队老团长刘福太得知我是安平县彭营村人时还津津乐道,大赞村民和党支部。至于说村里出了多少个“革命干部”,那可要费大力气才能统计出来,县、团级以上干部恐怕不是一位数。

  一进村,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,不由让人疑惑:这是农村还是工厂?我问四哥:“咱村多少户有织网机?”“三十多户,到县城去了十来户,变压器已经上了六台,用电还是有点紧张。”无怪本村流传着一顺口溜:“外出打工净笨蛋,弄台机子当老板。”

  街两旁空地停放着轿车、农用汽车等。我以为是谁家来了亲戚,一问才知道不是外来走亲车,而是村民自己的,因为院里尽是玉米棒,车无法进院。果然,走进各家各户院子里,金灿灿的玉米棒如山似丘,一户的收获可低原来一个生产队的产量,真是改革改出来奇迹!整个院落,不,整个村庄,不,整个田野散发着浓浓的的清香,真叫你体会到“秋”的芬芳!

  一座座新房,高大的院墙,漂亮的门楼使我感到家乡的陌生,打乱了记忆的程序。平板的电视,平板的电脑,新式的家具,新式的电厨具使我忘记这是偏僻小乡村!不由想起唐代诗人贺知章诗句:“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”,贺知章是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,而我只不过三年两秋而已,变化之大令人惊叹!

  中午,几个侄子都过来一起会餐。全家人举杯共祝生活的美好,当然少不了对我的敬酒和问候。我们边说边聊,听了好多家乡新闻趣事,很是开心。其中说到谈婚论嫁的话题,使我很震惊。求媒人说媳妇,媒人问:“城里有楼吗?”“没有。”“家里有轿车吗?”“没有。”“做什么生意吗?”“没有。”“这三大硬件都没有还娶什么媳妇!免谈!”这就叫:“一要城里有楼房,二有轿车好风光,三有生意好消费,管你小子坏与强。”

  这新择偶条件使我想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说法。建国初期,人们崇尚革命,那时择偶条件是:“一当兵、二铁路、三银行、四干部。”为什么干部排在四位?因为那时干部太忙,太廉洁。六十年代,三年自然灾害,各条战线压缩裁减人员,加上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,因此,人们有很多担心,择偶标准是:“一嫁当兵怕打仗,二嫁工人怕下放,三嫁干部够不上,找个社员最稳当。”七十年代左右,那是“文革”时期,那标准则是:“全家都戴红袖章,批判会上念文章”,这不用说,是找家庭没有任何政治问题、既有文化又有革命精神的小伙子。改革开放初期,人们思想解放了,那标准是:“公公是掌权的,婆婆是挣钱的,学历要大专的,考察要提干的。”“嫁个大专的,不如摆摊的;找个教书的,不如养猪的;在政府跑腿的,不如企业耍嘴的。”等等。

  其实,细想这些顺口溜,也不无道理,也无不妥,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。打个不恰当的比喻,这正如生意场上,要价越高,说明顾客越有钱。反过来说,价格越高,越受青睐。

  我带着一车秋香,一身喜悦回到县城住处。同学们为我在安平饭店聚会接风。这是不成规矩的规矩,近二十年来,凡是在外面回安平探亲的同学回来,就由李海涛组织本班住县城的同学聚会,忆往事、谈新闻,说变化、赞发展,发童趣、调闲侃,讲保健、防病患,总之,续寒窗之谊,结兄弟之情。

  席间,有的说:“某处的钉子户同意拆迁了。”“新医院破土了。”“烈士们也搬家住新房了。”“公园晨练的人多了,告状的人少了。”“某某领导高迁了,安平又培养锻炼出了个人才。”

  我暗暗祝愿不几年安平就如县委、县政府的设想一样,成为冀中南一座最大的中等城市!

  原本弹丸之地的县城,如今已纵横十余里,不说别的,只公园就好几处。离我最近的一处是平安公园,虽然不算大,但设计合理,实用性强,早晚游人如织。曲径幽幽,鲜花簇簇,清流潺潺,拱桥弯弯,芳草如茵,垂柳似绦,亭台高耸,景柱突兀,百鸟鸣树,群鱼浅游,门楼调祥云,宝鼎矗中央。

  孩童坐飞船,青壮舞蹁跹,老年太极拳,靓女舞双剑,最羡门楼后,挥毫写诗篇!

  看到这些,我想到,家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已接轨大城市!

  在安平小住月余,市场的鸡、鱼、猪肉、蔬菜等价格都不低于北京,然而生意兴隆。这足以反映出安平的生活水平高,经济发达,趁钱的人多,当然可苦了上班族。回京后我与朋友们说:我们安平物价比北京还高!我是那么自豪,那么得意!那么……

  愿安平永驻金秋!

  (作者:张孟欣,退休干部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。)

 

关键词:安平

稿源: 安平新闻网
责任编辑:白九雪
善行河北
基层建设年
农村面貌提升

主办单位:安平县委、县政府

备案序号:冀ICP备10001396号-1 技术支持:长城网

最佳使用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