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平法院内部挖潜应对案件增加压力
受经济转型以及立案登记制等多因素影响,今年以来,该院新受理各类案件的总量与去年同比上升了43.8%,而一线办案法官仅19人,面对案多人少的办案压力,安平法院深入调研,科学分析,以提高案件质效为核心,从均衡办案出发,对全院工作人员进行优化组合,通过内部挖潜,确保审判工作的有序健康推进。今年以来,全院结案结案率达到67.6%。 一是对人员进行优化组合。今年6月份以来,针对各业务部门办案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,根据部门审判态势和干警个人的综合素质,合理配置审判资源,各业务庭实行1法官+1书记员+1司法辅助人员的人员配备,实现办案人员工作量的相对均衡,也使法官从送达、查询、保全等过多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,集中精力专司案件的开庭审理。 二是对案件进行适量分流。面对商事案件特别是民间借贷案件骤增的情况,从政治处、审管办、诉前调解中心等部门抽调有审判资格的四名法官,组成两个临时办案组,每组配备一名书记员,明确一名院党组成员分管工作,每组先期分流40件商事案件,目前已办结63件。同时,对审判压力相对较小的行政庭也分流办理部分民事案件。 三是成立环保合议庭。由一名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担任审判长,与其他业务庭两名庭长共同组成环保合议庭。合议庭行使辖区内各类涉及环境保护的一审刑事、民事、行政案件的审判职能,实现“三审合一”的审判模式。通过整合审判资源,应对环保案件增多的趋势,提高执法质效。目前已审理涉环保案件12件。 四是院领导带头开展全员岗位练兵。开展了“践行‘三严三实’,争做岗位标兵”的全员岗位练兵活动,把做好岗位工作做为活动的检验指标,开展了开庭观摩评比、裁判文书评优、书记员技能竞赛、法警比武等一系列活动,院长、副院长、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办理案件,带头开示范庭,带头办精品案,带头解决疑难问题。今年6月份以来,院领导担任审判长主审案件达46件,发挥了标杆引领作用,激发了全院干警的工作热情。(周彦宗) |
关键词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