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心一意为民谋,十年辛苦不寻常
2004年,从察罗粮站站长位置上退休的姚大军,放弃退休后颐养天年的安逸生活,肩负乡亲重托,回到了西羽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。 2014年,西羽林村践行群众路线的事迹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。 2004——2014,十年磨砺,姚大均背驼了,头发白了,腿脚不灵便了。而西羽林村,却重新焕发了健康的光彩:村里整修水泥路1000米,新修砖路1800米;新安装路灯100盏、实现亮化设施全覆盖;新植树木2600余棵,建成环村林带5亩;建设一体化村民服务中心,严格落实“代办”制度,把“为民、便民、惠民”落到实处;新建660平方米文化广场、标准化卫生室一处…… “人活六十不称夭,豁出去了!” 姚大军,1942年出生,1970年在安平粮食局参加工作,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70年至2004年,他在粮食系统历任察罗粮站主任、党组书记、安平粮食局副局长。期间曾被授予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省级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2004年,他退休后回村探亲,适逢换届选举,同村的两名老人找到姚大军,请他参加村主任竞选。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,家里人希望他退休后能安心静养身体。可是,一边是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,一边是自己花甲之年的病驱。姚大军不顾妻儿的反对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,他是这样说的:“人活六十不称夭,我已经六十多了,剩下的日子能为村里干多少是多少,豁出去了!” 姚大军没有食言。 2004年,姚大军当选西羽林村村主任。上任伊始,他给妻子、儿女做了多次工作,终于把家从城里搬回了村里。在村里安家了,姚大军的时间也更宽裕了,每天他一个人,或带一两个村干部,进农家、下地头,给小孩子两块糖,给老人家点支烟,和这个聊聊,和那个唠唠,没多久,就和村民打成了一片,村里的情况也被摸了一个一清二楚,村民的困难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更是在姚大军心里有了底数。 村里的事儿没有小事儿 西羽林村有1800多口人,吃水难成了大问题。不但来水不及时,十多天来一次水,且水又苦又涩,用这样的水做的饭都变了味。于是,解决吃水难成了姚大军上任后的头等大事。他跑县水务局,找施工队,千方百计筹措资金。与村里其他干部们一起紧锣密鼓地设计施工。终于清澈又“带点甜头”的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,而且是全天候供水。 人有水喝了,可全村3000多亩耕地的灌溉还是个问题。借解决村民吃水难的东风,姚大军又马不停蹄地去市里和县里有关部门游说求援,多方筹集资金,不到两年时间,就为村里打机井53眼,新上变压器17台,还修了网络密布的防渗管道,使全村的水浇地面积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。 姚大军任职第一年夏天下大雨,村里成了四面不通的“湿地”。姚大军带病冒雨和村干部下到齐腰深的水里疏通排水道。由此姚大军咬牙决定:非得把路修好不可!随后,在县交通部门和乡领导的支持下,多方筹措资金58万元,填埋大坑十几个,铺设水泥路面3200米,砖面路7300米,田间硬面路纵横交织,街道水泥路四通八达。 村里的事儿没有小事儿。在姚大军的带领下,下雨就成池塘的学校操场垫高了,平整了,学校再也不用一下雨就放假了;校舍也被粉刷一新;村里建起了读书阅览室,成立了中老年健美秧歌队…… 私家车成了村里的“公务用车” “群众的事,再小也是大事,咱们干部的事,再大也是小事。”这是姚大军常对村干部说的话。该村60多岁的姚小扣是复员军人,精神有些残疾,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,2014年雨季,他居住多年的房子几近坍塌,生活面临困境。姚大军知道这事后,连夜召开会议,商量姚小扣的救助问题,最终,西羽林党支部筹措两万多元为姚小扣建起了新房,彻底解决了姚小扣的燃眉之急。 与对群众充满“柔情”相比,在对自己和村干部的要求上,姚大军却是一副铁面,他给村干部定下规矩:村里的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,谁也不能乱花一分,谁要图好处,趁早别干了。话虽然难听,却没一个人不服气,谁都知道,姚大军的私家车成了村里的“公务用车”,哪个干部为村里、为群众办事,二话不说开起来就走,加油等费用由姚大军自理。 今年降雨量较少,为了让种好的树木成活,姚大军亲自用三轮车拉水浇树。糖尿病造成他双腿水肿,他一步一蹒跚地推着三轮,每到一棵树前,舀两瓢水,浇到树根部,还要把树固定好。种下的2600棵树,在姚大军的精心呵护下,生活率达98%。(刘芳刘帅) |
关键词:大军 村里 ldquo rdquo 干部 |